Skip to content

学者:填海造岛效能较圩田广泛 也不影响海岸线景观

填海造岛应对海平面上升,既能缓解我国淡水不足问题,也能保护东南沿岸地区。受访学者认为,相较于建造圩田,填海造岛效能更为广泛,也不会影响海岸线景观,不过政府须进行谨慎长远的规划,确保设施规模足以抵挡不断变化的气候危害,否则将功亏一篑。

李显龙总理在前天的国庆群众大会预计,未来100年政府将投入至少1000亿元应对海平面上升给我国造成的威胁。公用事业局计划在滨海堤坝的另一端,兴建第二个水泵房以便排洪。

政府也正探讨以德光岛的小型圩田(polder)积累经验,以便抗洪,或以填海方式于东部岸外填海造岛,与新建堤坝相互连接,形成蓄水池防洪。

公用事业局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表示:“与建造滨海蓄水池的目的相似,从滨海东到樟宜一带填海建岛的概念不仅为东部海岸线提供保护,也能借此机会为后代创造新的蓄水池及土地。”

若最终成型,它将成为我国第18个蓄水池,加强我国淡水储备能力。

政府早前宣布,德光岛西北端圩田工程于2022年完成后,将为我国增添810公顷土地,相当于两个大巴窑市镇的面积。

圩田是指透过筑堤围起一片水域,将里面海水抽干形成低于海平面的陆地。与传统填海方法相比,圩田填海使用的沙土量较少,在邻国纷纷停止输出相关原料的背景下,一般认为这个方法的环境成本与耗资较为低廉。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刘立方教授受访时说,从设施效能来看,圩田的功能主要为防灾,功能相对单一。

到了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或达一米。要是碰到涨潮加大浪等极端天气,海平面甚至可能升高四米。

刘立方预测,尽管圩田的防波堤(seawall)能更轻易地加高和改良,一旦沿用到东海岸,沿线堤坝须加筑至四米以上,这“将影响周边景观,对居民造成不便”。

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主席霍顿(Benjamin Horton)教授受询时则提醒,随着海平面上升速度不断加快,圩田外的防波堤须提高,造成“圩田相对防波堤变得更深,因此圩田将更脆弱,维护成本更高”。

反观填海造岛,刘立方认为“围岛后形成的蓄水池,除了缓解新加坡淡水不足的问题,若认真设计,真正抵御海水的防波堤远离海边,蓄水池则能美化近岸景观”。

无论是建造圩田,还是填海造岛,刘立方说,在环境与工程角度看都是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可行做法。不过,他提醒,气候变迁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不能低估其变化速度。“应对海平面上升绝对要长远的政策规划,每隔几年就要时常调整,确保设计有弹性,否则可能无法抵挡灾害冲击。”

霍顿则表示,除了填海,也有其他降低海平面上升风险的解决方案。“但我们更应先专注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恶化的速度。”

Source: Zaobao

Contact us

与我们联络

Please include your phone number in the message 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a call back from us. Thank you.

如果您希望我们回电,请在留言处留下您的联络方式。谢谢!

期刊 Publications

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我们的杂志。

Click on the image below to read our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