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温室气体积聚 未来五年气温升幅或创纪录

(日内瓦综合电)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有可能首次突破1.5个摄氏度。

Ten photographs that made the world wake up to climate change | CNN

世界气象组织(WMO)解释,这不是说全球气温上升持久超越1.5个摄氏度,而是指接下来五年的某年或某些年的气温升幅突破《巴黎协定》订下的这一目标限幅。

WMO星期三(5月17日)发布预测数据,在2023年至2027年中的至少一年,全球近地表年均气温升幅突破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66%。预计这五年全球每年的升温幅度为1.1摄氏度至1.8摄氏度,未来五年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为98%。

根据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出1850年至1900年期间平均气温2摄氏度,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

COLUMN - We're Still Getting Climate Change Photography Wrong — Blind  Magazine

气候变化加速 预计气温将再升高

有纪录以来全球最热的八年,分布在2015年至2022年,其中2016年最热。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期间水平高1.15摄氏度。但随着气候变化加速,预计气温将再升高。

联合国新闻中心引述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我们将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全球气温升幅超过1.5摄氏度。

塔拉斯说:“预计未来几个月,令地球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出现,这将与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相结合,推动全球气温进入未知领域。这将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若厄尔尼诺效应出现 后一年气温会上升

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与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相反的拉尼娜现象(La Nina)的降温作用暂时压住了长期变暖趋势。但拉尼娜现象于2023年3月结束,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厄尔尼诺效应出现后的一年气温会上升,也就是2024年。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地表温度大规模变暖的现象。这种天气现象通常每两年到七年发生一次。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三大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温室气体会将热气困住,还将使海洋变暖和酸化、海冰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

不要使用人造甜味剂来控制体重

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该建议基于对现有证据得出的结论。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该综述的结果还表明,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布兰卡(Francesco Branca)说:“从长远来看,用非糖甜味剂取代游离糖的摄入并不利于控制体重。人们需要考虑用其他方法来减少游离糖的摄入,例如食用含有天然糖的食物,如水果或不加糖的食物和饮料。人们应该尽早开始,减少饮食的甜味,来改善健康。”

非糖甜味剂

该建议适用于除糖尿病患者外的所有人,包括所有合成的、天然存在的或经过修饰的非营养甜味剂,这些甜味剂不属于加工食品和饮料中的糖,也不属于消费者自行添加到食品和饮料的糖。常见的非糖甜味剂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

该建议不适用于含有非糖甜味剂的个人护理和卫生产品,如牙膏、护肤霜和药物,也不适用于低热量糖和糖醇(多元醇),它们是含有热量的糖或糖衍生物,因此不被视为非糖甜味剂。

有条件的建议

由于研究参与者的基线特征不同,且非糖甜味剂使用模式较为复杂,可能影响实验结论,混淆非糖甜味剂与疾病之间的证据联系,因此按照世卫组织制定指南的程序,该建议被评估为有条件的。

这表明,根据这一建议做出的政策决定可能需要在特定的国家背景下进行实质性讨论,例如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消费程度进行相关研究。

世卫组织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指南是一套现有和即将出台的健康饮食指南的一部分,这些指南旨在建立终身的健康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质量,降低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风险。

新加坡首座塑料垃圾回收厂拟2027年在大士建成

新加坡计划兴建第一座可以回收且清理塑料垃圾的塑料回收厂,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的住家垃圾,预计将于2027年在大士落成。

国家环境局本周招标,以组建一个跨领域顾问团队,协助环境局进行工程设计研究,以及为接下来的建设项目起草招标文件等。根据文件,新厂估计占地2万平方公尺,相等于近三个足球场的面积。预计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来自住宅单位、店屋和小贩中心等的住家垃圾。

国家环境局本周通过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招标,以组建一个跨领域顾问团队,协助环境局进行工程设计研究,以及为接下来的建设项目起草招标文件等。

本地目前没有能够处理肮脏塑料垃圾的设施。现由公共垃圾收集业者经营的废料回收厂,主要是分类取自蓝色回收箱,相对较干净的回收物品。兴建新的塑料回收厂,是为了扩大回收渠道,包括处理来自组屋区绿桶的垃圾。

环境局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环境局通过2021年的一项研究,证实从一般垃圾中回收塑料在技术上是行得通的。这项研究也确定了适用的分类技术和器材、用地需求,以及设施是否有扩充的潜能。”

政府是在2020年透露有意设立塑料回收厂,并于隔年委任德国工程公司HTP展开可行性研究。

根据招标文件,新厂将设在大士,估计占地2万平方公尺,相等于近三个足球场的面积。预计每年可处理约24万公吨来自住宅单位、店屋和小贩中心等的住家垃圾(domestic waste)。

ChallengeAccepted Next Generation Port (NGP) in Tuas

视回收厂第一阶段成效 当局或启动第二阶段发展

资料注明,视第一阶段发展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成效,当局未来有可能启动第二阶段发展。

塑料回收厂会先以机械化的方式,对住家垃圾进行分类,挑出可再循环的物品,包括塑料、纸和铁。之后,再把适用于化学回收的塑料,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清理干净,供给下游的化学回收厂当原料。

聚乙烯和聚丙烯常用于制作塑料袋、沐浴乳瓶、吸管和酸奶杯等。化学回收是把塑料聚合物还原成本来的成分,以重新制成新的塑料材料,再用来生产新商品。

2021年,我国制造了182万公吨住家垃圾,占全国垃圾量约四分之一。住家垃圾的再循环率仅13%,远不及非住家垃圾的70%。按材质分类,全国的塑料回收率过去几年一直徘徊在4%至6%。

环境局说,将塑料与一般垃圾分开,不送去焚化,可以降低我国的碳排放,同时提升塑料的再循环率。

招标文件也提到,环境局还未决定是以国营或私营模式来经营塑料回收厂。根据所列出的时间表,若选择国营,预计在2026年首季动工,2027年第四季竣工;若是私营,则是2025年第三季动工,2027年第二季落成。

对此,环境局说,一些私人业者最近向环境局表达有意发展塑料回收厂。环境局接下来会发出信息征询书(Request For Information),以便评估业者对经营回收厂的兴趣和能力。当局会在较迟时候做出决定。

文章转载及重编于《联合早报》

新加坡海平面2100年预料上升1米

根据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预测,因为气候变化的关系,到2100年新加坡海平面会上升一米。若同时遇上极端涨潮和风暴潮,甚至可能上涨四五米,足以淹没我国三分之一的地区。

面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新加坡未来将须沿着海岸线,建设健全的海岸防护基础设施,以保护沿岸的土地、建筑和设施。

新加坡过去10年的降雨量

受厄尔尼诺(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等气候现象影响,新加坡每年的降雨量波动很大。

2015年和2019年,因厄尔尼诺的关系,樟宜气象站记录的降雨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2013年的高降雨量,主要是受2月的大气季节内震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现象,以及9月和10月的强烈苏门答腊风飑(Sumatra squalls)和暴雨影响。

2021年是多雨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导致降雨量大幅高于平均水平,是新加坡自1980年以来的第二高,多处出现突发淹水的情况。

缓解气候变化方法

海平面持续上升,令海上渔夫感到无能为力;强降雨愈发频繁,令低洼地区居民叫苦连天。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反映了新加坡这个小岛国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新加坡已开始积极研究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远问题。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首次把“气候防卫”提上国家议程,宣布在未来100年投入至少1000亿元,应对海平面上升构成的威胁。

除了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降雨量增加。新加坡政府过去10年已拨款约20亿元加强全岛沟渠排水能力,以及提升沟渠设计标准,今后五年还准备再投入近14亿元。

多年来的改善工程已将新加坡容易发生水患的面积,从1970年代的3200公顷,大幅缩减至目前的28公顷。

不过,要不断扩建沟渠来应付强降雨是不实际的,因为这须要大量土地,成本也会增加。有鉴于此,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简称公用局)在2021年推出一系列更具成本效益的防洪措施,包括加强测雨能力、添购防洪应急车,以及测试防洪栅栏。

文字转载及重编自《联合早报》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在持续变化

文章转载自《联合早报》

(伦敦综合电)世界气象组织配合世界地球日发出警告,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象仍在持续,干旱、洪水和热浪影响着各大洲。

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五(4月21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由于吸热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陆地、海洋和大气发生全球范围的变化。尽管在过去三年拉尼娜现象(La Nina)产生冷却作用,但2015年至2022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去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再次达到创纪录水平,这一趋势预料将持续数千年之久。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指出,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气候也在继续变化。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遭受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严重冲击。

气候专家警告,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全球气候暖化和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预期即将重现,今年和明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又会写新高。

联合国:须加快气候行动 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始于1970年,定于每年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保护世界环境而设的日子,旨在提高全球民众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环保运动,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投资我们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呼吁创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

在地球日前夕,伦敦的英国国会大厦外出现示威群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暖化。

英国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哈密德告诉路透社,她现在回到印度新德里的家乡,感觉就像“把头伸进烘炉”,而伦敦去年遭遇的热浪犹如灾难电影,这都是“我们再也承担不起的后果”。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地球日献辞时,呼吁各国加速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问题。“我们已掌握了工具、知识和解决方案,但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我们须要加快气候行动,更深入、更快速地减少排放,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一鸣鲸人 献给世界地球日

飒姆SAMU

来自深海充满灵性的母子鲸鱼

不远万里漂洋过海

来到了JOS&Sunon新加坡之家…

飒姆SAMU母子鲸鱼出自意大利著名设计工作室Favaretto&Partners之手,凭借原创设计和创新人文理念,荣获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大奖。

飒姆SAMU母子鲸鱼创作灵感源于跃海飞空的鲸鱼,那极富动感的身姿,勾勒出曼妙的曲线,将人体工程学和海洋完美结合。飒姆SAMU的诞生不仅为传统办公环境带来一丝海风般的清爽新意,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向人们传达了用行动保护鲸鱼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深远意义。‍‍‍‍‍‍‍‍

伟大的鲸鱼‍‍‍‍‍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最古老、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它们性情温顺,庞大而勇猛,象征着志向远大、孤勇奋进、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无论对于人类,还是对于整个地球生态而言,鲸鱼的贡献简直难以估量。

在地球上,我们把能够极好吸收二氧化碳的物体称之为“碳汇”,比如森林、永久冻土层、泥炭地以及鲸鱼等。科研人员证实鲸鱼就是海洋中最大的碳汇。大家一定要记住,拯救地球22%的碳就在这里哟!一棵树每年吸收约22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一头鲸鱼每年平均能从空气中消除33吨的二氧化碳!

鲸鱼是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之一,平均寿命多达70年。弓头鲸的寿命甚至能长达268年。在漫长的一生中,鲸鱼通过不断进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存储在自己的脂肪中,在海洋中塑造围绕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鲸鱼这种强大的固碳能力,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迁危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平衡作用。

鲸鱼不仅帮助人类吸收巨量的二氧化碳,即便它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用其独有的方式保护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当鲸鱼的生命走到最后,它庞大的身躯将最终沉入海底。生物学家把这个过程赋予一个特别有诗意唯美的名字,鲸落。

鲸落之时,储存在它庞大身体中的二氧化碳会从表层海水转移到深海,并在海底封存几个世纪。鲸落封存的碳量每年平均达到19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了50万辆汽车的使用。

鲸落后的身体,能够供养整个海洋生命系统长达百年之久。科研结果表明,一具鲸鱼骨骼可以为多达200个物种提供食物和独特的栖息地,维持至少有43个种类的1万3000个生物体生存,甚至能促进新生物种的产生。

鲸鱼的排泄物对于海洋生态同样极为重要。

科学研究报告指出,鲸鱼的排泄物富含营养物质,包括铁、氮等营养元素,是浮游生物和海洋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珍贵养料。这些浮游生物和海洋微生物再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其产氧量竟占地球氧气总量的85%。

鲸鱼通过垂直运动可以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回海面,促进海面浮游生物的繁殖。鲸鱼的迁徙运动还会让营养物质在海洋横向扩散,施惠于更多的海洋生物,甚至是陆地生物。神奇的鲸鱼用生命滋养着海洋中的万物,创造了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统计,受惠于鲸鱼的浮游生物可捕获约37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7万亿棵树和5个亚马逊雨林的碳捕获能力。

人类行为对鲸鱼的伤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度和无节制的开采,日益增加的海洋塑料等垃圾和噪音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迁等各种因素影响,鲸鱼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甚至是灭顶之灾。

在过去200年中,全球海洋中鲸鱼的数量已经从千万头骤减至今天的100多万头。20世纪以来,人类的行为不仅阻碍了自然的鲸落,还造成某些鲸鱼种群减少了近90%,这个过程竟然向大气层排放了近亿万吨的二氧化碳。‍‍‍‍‍‍‍

海洋塑料污染给鲸鱼的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痛苦。大家一定不知道,每年200多个国家共产生近2.8亿吨塑料垃圾,最终有约13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这些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鲸鱼带来了极大伤害。

前不久,法国科学家从被搁浅的鲸鱼体内发现重达800公斤的塑料垃圾。在澳大利亚海岸,科学家通过镜头在一条鲸鱼体内发现了6平方米的塑料布以及几十个整塑料袋。

鲸鱼无法向人类诉说这一切的痛苦,只能默默忍受,直到生命的尾声。人们是否想过如果相同的灾难降临人类,此时大家是否感同身受?

保护海洋,保护鲸鱼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统计报告,鲸鱼对于缓解和对抗全球气候变迁危机的行动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联合国已对鲸鱼的保护正式纳入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成为190个国家共同致力达到的目标,保护鲸鱼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如此伟大而善良的鲸鱼

我们必须为之付出努力

保护海洋

保护鲸鱼

刻不容缓!

带着我们对家园的爱

对海洋的爱

对大自然的爱

飒姆SAMU出发了!


看到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欣慰!我们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飒姆SAMU吧,希望它承载着J.O.E环保联盟的精神意志,永远自由地游弋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之中…

新加坡百万植树运动,预计提前三年在2027年完成

民众积极响应全国植树运动,国家公园局原定2030年达成栽种100万棵树的目标,如今料能提前三年,在2027年底或之前完成。

百万树木运动自2020年3月推出以来,在超过7万5000名公众的努力下,已栽种超过50万棵树。

配合新加坡绿化运动60周年,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六(4月15日)在新加坡植物园致辞时说,这不只是数字上的目标,在全岛栽种树木有利于营造阴凉的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并储存碳以对抗气候变化的影响。

从盛开粉红花朵的越南黄牛木(Pink Mempat),到只能在马来西亚半岛南部寻得的罕见品种——类暗罗坡垒木(Giam Rambai),这些年我国栽种的树木品种相当多元。民众不仅通过植树献力,也在社区苗圃收集种子培育树苗。

李智陞说,新加坡幅员狭小,要兼顾在国防、交通和医疗等的土地用途极具挑战,很容易成为只有钢骨水泥的城市。“正是因为60年前开始的运动,我们如今才会成为世界上最绿化的城市之一。”

在迈向“大自然里的城市”之际,我国将更努力、更密集地在市区融入绿意,让城市与大自然更好地共存。

为此,政府会保留更多绿色空间,更加努力保护重要的本土动植物品种,同时加强全岛生态联接及公园连道网络等,让人们更方便地享受大自然并从中获益。“这有赖于我们所有人挺身而出,积极守护大自然和我们的环境。”

60年前,建国总理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首席园丁”,在花拉圈种下一棵黄牛木,开启全国绿化运动的篇章。

李智陞说,新加坡在独立后面对犯罪、失业和住房条件欠佳等严峻挑战,但李光耀仍重视推动绿化。当时,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绿化有助磨去都市的棱角、改善生活质量,而清洁、绿意环绕的新加坡也能让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吸引国际投资。“李先生也把绿化视为社会平衡器(social leveller),他认为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较富裕者,都能接触到绿植和绿色空间是很重要的。”

绿化运动60周年 公众种下60颗树

绿化运动今年迈入第60个年头,李智陞星期六与约100名公众在植物园种下60棵本土树木,其中包括李光耀曾栽种的黄牛木。参与植树的公众包括全岛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代表,以及各区居民。

蔡厝港基层领袖黄家钦(60岁,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在植树后忆述,他小时候对“花园城市”印象不深,但近年明显察觉到全岛各地种了更丰富多元的植物品种。

“以前我小时候看到的树木都是千篇一律,整条街都是同一种树,但现在品种非常多,公园里也不时出现水獭、野猪和猴子等野生动物。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现在有更好的生态链,对整个环境发展是很重要的。”

公园局指出,冠病疫情虽导致百万树木运动的初期进度不得不放缓,但随着防疫措施解除,植树活动迅速增加。由于公众反应非常热烈,公园局正积极举办更多植树活动让大家参与。

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饮料瓶罐退费制将于2025年4月实行

饮料瓶罐退费制将推迟至2025年4月1日落实,到时公众购买铝罐和塑料瓶装饮料时须支付1角的押金,退还瓶罐才可取回;饮料生产和零售商会有三个月过渡期可继续销售未贴上押金标签的饮料。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星期二(3月21日)在国会为可持续资源(修正)法案提出二读时宣布,饮料瓶罐退费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将在2025年4月1日实行,公众购买150毫升至三公升的铝罐和塑料瓶装饮料时得支付1角押金,并可到回收站归还空瓶罐后取回押金。

所有面积超过200平方公尺的大型超市须设回收站国家环境局规定,所有面积超过200平方公尺的大型超市须设立回收站,以方便公众退还空瓶罐。目前,这类大型超市约有400家,占超市门店总数的约三分之二。

当局准备将这项计划交给非营利、由业界领导的计划经营者(Scheme Operator)负责执行,环境局接下来会与计划经营者合作,探讨在公共和邻里场所设立更多回收站,方便公众归还空瓶罐。

许连碹说,考虑了公众的反馈以及参考其他已落实这类计划的地区的经验后,当局决定将押金定为1角。根据民情联系组的公众咨询调查,84%受访者认为,收取1角或以上的押金较合适。

“较高额的押金将鼓励公众参与并推高归还率,不过,我们也不希望押金太高,导致人们避免购买预先包装饮料。因此我们认为,为每个瓶罐收取1角押金足以达到80%空瓶罐归还率的目标。” 

饮料瓶罐退费制原定2024年中落实,为了让业界有更多时间准备,这项计划将推迟至2025年4月1日实行,计划生效的首三个月是过渡期,饮料生产和零售商可继续售卖还未贴上押金标签(deposit mark)并无须收取押金的存货。到了2025年7月1日全面落实时,所有涵盖在计划下的预先包装饮料都必须贴上押金标签,消费者也得支付押金。

许连碹说,尽管饮料瓶罐退费制在全球许多地区已非常完善,但新加坡是首个落实这类计划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亚洲首几个国家。目前,我国的塑料回收率仅为6%,这项计划有助新加坡迈向循环经济,尤其是在塑料回收方面。

文章转载至《联合早报》

深耕福田,永续未来

新加坡
是世界的花园城市国家

202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以自然之城、可持续生活、能源重置、绿色经济、韧性未来五大主题为核心,成功地将工业4.0进程与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生态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向“净零碳排放城市”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史诗级的一大步。

凭此壮举

新加坡在不久的将来

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

这种改变激励了新加坡各类企业的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地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循环再利用的产业链之中。一时间,其理念及实践成为企业最大、最独特的竞争优势。

J.O.E环保联盟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不断地致力于新加坡的环保教育、环保实践,协助政府推动环保永续循环的发展,是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PHC R.I.S.E组织的重要成员。现在已经成为连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学校之间非常重要的纽带桥梁。

J.O.E环保联盟不仅在社会教育层面、行动层面推行环保,更重要的是将环保理念植入自身产业之中,从生产、销售、包装以及物流仓储等各环节,实现产业链绿色环保。

与J.O.E环保联盟同一集团的JOS&Sunon品牌,作为办公家具行业的一分子, 极其重视产业与环保相结合,按照自身企业既定的S’ESG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一直不断地优化升级绿色环保产业链。

JOS&Sunon品牌在设计研发和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践行绿色环保,健康工作和无醛办公的理念,产品坚持使用环保材料,无醛胶水和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

2023年,全球经济开始了全面复苏的脚步,新加坡各大企业都在积极的改颜换貌。然而,换新便意味着舍旧,大量原有办公家具作为垃圾被处理,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污染更是对环境造成威胁。

JOS&Sunon在承接办公家具工程的过程中,看到大批可用,甚至有八成新的办公家具被处理,作为环保倡导者无不为之心痛。J.O.E环保联盟以及JOS&Sunon品牌决心要为旧家具环保回收做出贡献。

2023年1月

在J.O.E环保联盟的指导下

JOS&Sunon品牌启动了

办公家具循环再利用的

第一个项目大东方保险集团旧家具回收工程

把回收的旧办公家具评估成A,B,C类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赋予其第二次生命。如捐赠给低收入组织团体,或通过义卖让这些家具物尽其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所得的营收全部用于支持环保与慈善事业。

J.O.E 环保联盟

携手JOS&Sunon品牌

在循环再利用方面

所做出的贡献

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高度认可

2023年2月16日,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PHC主席Edward先生、执行董事Gloria女士以及R.I.S.E联盟成员一行约50人莅临JOS&Sunon品牌18 Robinson 办公家具展厅。

第11届R.I.S.E联盟季会在此隆重举行。

会议上,J.O.E环保联盟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历年来我们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学校合作推行的环保活动,与会人员对J.O.E环保联盟贯彻始终的环保理念有了更加透彻的认知。

JOS&Sunon品牌的ESG发展战略——植树森林计划、绿色工厂、无醛办公以及旧家具环保回收循环项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成员在现场亲身体验了注入环保概念设计的各种办公家具,对Sunon品牌独具匠心的科技产品大加称道。

Edward主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J.O.E 环保联盟一直以来为新加坡环保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号召各环保成员学习J.O.E环保联盟宝贵的环保经验,高度赞扬了JOS&Sunon品牌环保回收旧办公家具循环再利用的行动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新加坡家具工业理事会SFIC会长Phua Boon Huat先生及主席携执行董事等最高领导层一行6人,也将于2023年2月28日来访JOS&Sunon品牌办公家具展厅,听取旧家具循环再利用报告,讨论共识旧家具循环项目的合作意向,落实建立分类回收基地以及回收认证一站式的执行体系。

永续发展目标代表着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深具变革性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将永续发展作为运营决策核心位置的企业,必将能够抓住未来机遇。J.O.E环保联盟正以创新理念和务实行动,为建设美丽清洁的新加坡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方案和力量。

3月12日 WOMEN GO GREEN——J.O.E 在行动

2023年3月12日,J.O.E 环保联盟携手Tampines Central WEC一起,在庆祝国际妇女节的WOMEN GO GREEN上推出“合心护家园”环保编织袋以及环境保护宣导活动。

J.O.E 环保联盟此次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庆祝国际妇女节,推动种族融合,鼓励大家相互协作,一起来关爱环境,真正做到合心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11届R.I.S.E环保领袖联盟季会在Robinson 18号JOS&Sunon成功举行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国家环境局公共卫生理事会第11届R.I.S.E环保领袖联盟季会于2023年2月16日在Robinson 18号JOS&Sunon成功举行。

会议上,J.O.E环保联盟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历年来我们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学校合作推行的环保活动,与会人员对J.O.E环保联盟贯彻始终的环保理念有了更加透彻的认知。

爱德华·迪西瓦主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J.O.E 环保联盟一直以来为新加坡环保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号召各环保成员学习J.O.E环保联盟宝贵的环保经验,高度赞扬了JOS&Sunon品牌环保回收旧办公家具循环再利用的行动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会议圆满闭幕后,我们荣幸地收到了来自爱德华·迪西瓦主席亲致J.O.E环保联盟的感谢信。藉此,我们把这篇令人鼓舞的书信以及J.O.E环保联盟小川 舒主席的复信分享给大家。

新加坡华助会30周年暨总部开放日——J.O.E 在行动

热烈祝贺新加坡华助会(CDAC)30周年暨总部开放日圆满成功!

作为华助会合作伙伴,J.O.E 环保联盟在开放日当天,手工编织环保袋教学,积极向民众推广环保理念,带领大家实践环保。得到李显龙总理、华助会主席王乙康部长的支持和鼓励!

Congratulations to CDAC on the successful celebration of its 30th anniversary and Headquarters Open House 2022!

As a partner of CDAC, J.O.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liance taught hand-woven eco-bags on the event to actively promote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public, and led everyon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of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and Minister Ong Ye Kung, Chairman of CDAC.

We would carry on the mission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ardless of religion , race , or age.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protect our home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