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李显龙总理演讲 —— 关于环保

2019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年及建国54周年。隆重庆典之后,于8月18日迎来了备受期待和瞩目的国庆群众大会。

在此次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主要围绕着中美关系、经济、教育、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五大议题发表讲话。在谈到接下来100年如何发展和建设新加坡时,李显龙总理首先从气候变化开始谈起

气候变化可能听起来很“抽象”,而且对很多人来说好像很“遥远”。不过它却是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李总理指出,我们的年轻人有意识地关注事态的严重性。当新加坡青年理事会问年轻人对新加坡未来有什么愿景时,他们当中好多都提到了环境。

什么是气候变化?
为何我们要关心这个问题?

李总理尝试简单地解释说,人类活动,如开车、搭飞机、开工厂或使用家电,都在使用以化石燃料产生的天然气来驱动电力,而我们正在向大气层排放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气层累积,会将太阳的热能困住,导致地球气候暖化。

我们地球的温度已经比100多年前,工业化时代以前,上升了1摄氏度。再加上气温如今仍不断上升,而且还上升得越来越快。格陵兰(Greenland)和南极的冰盖已经在融化,导致全球各地海平面上升。

联合国目前预计,海平面在本世纪末也就是80年后,将上升达1米。然而,科学家预计海平面的上升速度,一直在增加,所以海平面很可能比目前预计的,升得更高更快。全球暖化也造成天气越来越极端,干旱越来越严重和持久,降雨和暴风也越来越猛烈。

我国的天气越来越热,暴风雨也越来越猛烈。这些情况很可能在我们好多人的有生之年,未来几十年内加剧。瑞士一项调查发现在2050年,也就是30年后,全球数个城市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其中一个城市将是新加坡。

李总理强调,一定要为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做好准备。这当中有很多风险和后果。他指出,很多国家会出现新疾病、更频繁的瘟疫、粮食短缺,人口被迫迁徙,甚至战争。不过,以我国而言,新加坡是个低海拔岛屿,上升的海平面对我国而言是尤其致命的威胁。

李总理忆述,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水灾在我国很常见,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当涨潮时,我国低洼地区的沟渠,就算不下雨也会几乎填满。一旦下雨,就会淹水。

李总理说,曾听过卫生部长颜金勇说,他小时候和家人住在牛车水的香港街,父亲在那里开店。每当水位涨得特别高时,沟渠就会溢水,一直到他父亲店外的五脚基。而这样的情况每年会发生好几次。因此,他的父亲需要搭建架子来叠货物,以防万一。对当时只是个小男孩的颜金勇而言,这很好玩,但事实并不是。这其实是个严重的问题。

如今这些淹水问题已大致解决。我国已改善了沟渠系统。政府也规定建筑物必须建在较高的地基上,至少高于平均海平面3米。不过海平面在水位上涨时,可以高达2米,因此3米不算很高。李总理说,这只为我们留下1米的缓冲。

然而,随着全球暖化,若海平面升高1米。我们将失去这个缓冲。到时如果大雨遇上水位上涨,这些水将“无处可去”,李总理形容,我们到时真的就陷入水深火热了。

那我们可以做什么?

李总理例举了三件事:
1. 明白气候变化
2. 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3. 适应气候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气候变化对新加坡意味着什么。因此我国成立了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Centre for Climate Research Singapore,简称CCRS),有一组科学家和气象学家,以及超级电脑来模拟天气情况并做研究,他们的资料有的可以追溯到超过100年前。

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正同邻近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仔细研究气候变化对本区域的影响。他们已发现到处于赤道的新加坡,比普遍研究所认为的,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李总理说,我们要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换言之,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已经和世界各国合作降低排放量。我国是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的缔约国。我们已定下目标在约2030年以前,放缓并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了做到这点,政府去年开始征收碳税。

李总理也呼吁,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角色,为环境可持续性和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尽一分力。例如我们可以记得关灯,减少浪费,并在生活中进行更多再使用及再循环。

李总理说,我国制造了大量垃圾,这可以源自过多的包装、食物垃圾或电子垃圾。这些物品都必须丢弃,并且时常会焚化,造成更多二氧化碳的产生。

李总理说:“我们的垃圾填埋场在实马高岛(Pulau Semakau),不过那里迟早会填满,或许我们到时需要一座“实马高山”(Bukit Semakau)了!”

李总理指出,我们需要找到可持续的方案解决问题,我们的年轻一代国人也已在为此尽力。我们需要更多年轻新加坡人,成为问题解决者、创新者、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这是他们这一代的大挑战。

虽然新加坡无法单靠自身力量来阻止气候变化,但我们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并且尽一己之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鼓励他人尽力,共同找出方法解决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不过很遗憾,这样的方法还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只有全力以赴,防范未然。

李总理说,第三件可以做的事,是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措施,为不同的建筑和发展项目做足保护,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的。

拿地铁站来说,我们的地铁站入口都是抬高的。你需要先走几步楼梯,才能进入地铁站搭电动扶梯,这就是我们预防地铁站淹水的保护措施。

以新发展项目而言,与其像过去规定建筑物必须建在高于海平面3米的基础,如今我们需要建筑物建在高于海平面至少4米的基础。以重要基础设施而言,例如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和大士海港(Tuas Port),则要建在至少高于海平面5米的基础上。

不过只采取针对措施是不足够的。我们也有许多旧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无法随意抬高或运送到更高的地面上。新加坡大多数地方依然是低洼地区,我们需要以整体方式保护这些地区。

李总理从新加坡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山丘不多。当海平面上涨时,新加坡很多地方都会有淹水的风险。这不但将影响房价,也事关安全和是否宜居。除了低洼地区,整个城市都会遭殃,因为道路和地铁都必须经过低洼地区,医院、学校及工作场所也都在那里。

李总理说,我国不可能在一大块地区受海平面上涨影响的情况下,指望其他地方如常运作。除了针对个别地区,我们也必须采取整体措施,这意味着要保护我们的海岸线。李总理强调,我国已彻底研究海岸线,并分为不同区块。一些区块可能更容易受影响,不同区块需要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政府将率先开展对较关键区块的保护工程,比如市区-东海岸、裕廊岛。

为保障市区不受水灾影响,我们兴建了滨海蓄水池和滨海堤坝。滨海堤坝的水泵房(Pump House)目前装有七个大型水泵,在水位上涨时,将滨海蓄水池里的水排入大海,将市区的雨水引入滨海蓄水池。

然而,李总理指出,当海平面上升时,单靠滨海堤坝目前的水泵房是不够的。公用事业局已计划在滨海堤坝的另一端兴建第二个水泵房。东海岸则会采取不同方案。李总理说,将探讨效仿荷兰的做法,制造圩田(polder)。

李总理指出,在荷兰,一些低于海平面的低洼地被称作“圩田”,是荷兰填海造出的土地。荷兰人先在海上建造堤坝,之后将堤坝后方的水排出,抽干土地。在荷兰,他们得靠风车将圩田的水不断排出。

我国在德光岛已建造小型圩田,积累运作经验。这个圩田将用于国防部的军训。李总理表示,通过圩田的方法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低洼地区,也将让我国从海水中造出新地,用作房屋或其他用途。李总理也指出,另一个方法则是在滨海东至樟宜进行填海。将一些邻近岛屿与不同的堤坝连接起来,建造一个与滨海蓄水池类似的蓄水池。这也将加强我国在水源方面的韧性。

政府将仔细研究各种方案,再决定最终要怎么做。李总理表示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有很好的工程解决方案,但是这都需要用钱。要让我国能够应对海平面上升,需要多少钱?李总理预估,可能至少需要1000亿元

李总理说,如果要在10年内解决问题,我国将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但这是个需要50或100年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能够采取50到100年的长远方案。

李总理强调,我们针对气候变化的防御措施,应该如对国防一样,给予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年复一年加以投入,维持相关预算,并花未来多年或多代的时间,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负担得起费用,并在必要时做好准备。李总理说,国防和气候变化都关系到我国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尽全力保障岛国的生存。国防与气候变化的区别在于,国防是为了避免战争,而气候变化则一定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只是时间早晚。

李总理说,我国必须循序渐进,并灵活应付气候变化。国人应该从现在开始,并持之以恒。我们必须做出这个努力,否则我们的后代将为我们这一代没有采取行动而感到羞愧。

了解、减缓、适应 应对气候变化现在须未雨绸缪

气候变化对一些人而言,或许看似抽象和遥远。但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我们的年轻人本能地了解事态的严重性。全国青年理事会最近询问年轻人对新加坡未来的愿景,不少人提到环境课题。

什么是气候变化,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这个课题?让我尝试简单明了地解释。

人类活动在大气层中释放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

我们开车、乘搭飞机,开制造厂,或是在家里使用电器时,都在制造二氧化碳。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电力都是通过天然气来发电,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囤积在大气层中,吸收太阳的热量,导致地球暖化。

目前,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比100多年前的前工业化时代高1摄氏度。1摄氏度听起来不多,但却影响重大。不仅如此,气温还在继续上升,格陵兰和南极洲冰层溶解流入大海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联合国目前预计,地球海平面将在本世纪结束前上升一公尺,一公尺约等于三英尺。这是仅仅80年后的事。但科学家的预测数字正节节攀升。因此,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和速度,可能比预测中来得更高、更快。

全球暖化也令天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干旱变得更严重,并持续更久,降雨和暴风雨也更强烈。

新加坡已经感受到全球暖化的冲击力。我们的天气明显地变热,暴雨也下得更大。而这种情况在下来几十年内很可能恶化,这是我们许多人有生之年中会遇到的事。

多个城市到2050年将出现史无前例气候转变

瑞士近日的调查发现,到了2050年,即距离现在只有30年,世界上多个城市会出现史无前例的气候转变,新加坡将是其中之一。

我们必须为气候变化对新加坡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它将带来许多风险和后果,新的疾病、瘟疫更频密、食物短缺、流离失所的人口被迫移民,甚至可能引起战争。

因为我们身处低洼的岛屿,新加坡面对海平面上升这一大威胁时,格外脆弱。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新加坡时常淹水,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这也是我为什么先前提到,来自惹兰加由的吴阿仔大叔得在淹水时,得解救这么多受困的居民。涨潮的时候,即便没有下雨,新加坡低洼地区的排水沟渠的水也会满到边沿。一旦下雨,就会淹水。

颜金勇告诉我,他小时候一家人住在牛车水的香港街。他的父亲在那里开店。每年有几次,海水会异常高涨,水就会从沟渠溢到店门口的五脚基。没有下雨的时候,也是这样。

他的父亲需要用架子把货品叠高,避免它们碰到水。对年纪轻轻的颜金勇来说,这好玩极了。不过,这其实是个严重的问题。

这些旧的淹水问题,现在已经大致解决。我们改善了排水系统。我们要求大厦建在更高的平台上,比平均海平面高至少三公尺。

这听起来很高,因为大多人身高都不到两公尺。但三公尺其实不算很高,因为在涨潮的时候,水面可以比平均海平面高出两公尺。这意味着,只剩一公尺作为缓冲来应付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大雨。

雨水会稍微填满沟渠,但雨水还有地方可以流。因为有这一公尺的缓冲空间,我们能应付现有的淹水问题。但随着全球暖化,若海平面上升一公尺,我们就不再有缓冲空间了。涨潮的时候,水已经淹到五脚基,没有缓冲空间。若大雨碰上涨潮,水无处可流,那我们就真的是“祸水难逃”了!

就如孟加拉遭遇龙卷风,或举更极端的例子,像美国新奥尔良2005年遭遇卡特里娜飓风一样,整座城市被淹没。新奥尔良大部分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那我们能做什么?三件事:了解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让我一一解释。

首先我们得针对新加坡的情况,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会造成炎热天气、极端天气、干旱、强烈风雨还是海平面上升?进而思考该怎么办。我们成立了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

我今年初到那里参访。他们有一组科学家、气象学家和他们在研究时用来模拟气候的超级电脑。

他们给我看了手头上的记录,记录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包括1930年代的气候记录,这记录细心地收藏在花柏山上的气象站。

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正在和邻国伙伴合作,更仔细地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南亚的影响。他们发现比较靠近赤道的新加坡,比国际模式预测的,更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第二,我们必须减缓气候变化。换言之,我们必须尽一分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新加坡已经加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措施。我们是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国之一,并承诺减少,并在2030年持平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去年推出了碳税。

为减缓气候变化尽一分力

每个人都可以为推广永续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尽一分力。例如记得关灯、减少垃圾制造量、再使用和再循环等。在新加坡,我们制造大量的垃圾。不论是过多的包装、食物垃圾或电子垃圾,这些都得丢弃,然后经常被焚化,如此一来又制造更多二氧化碳。

我们的垃圾埋置场在实马高岛。但它迟早会被填满,然后我们就需要实马高山丘!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年轻新加坡人积极贡献的领域。例如热衷于可持续发展的法拉·珊瓦丽。

法拉几年前共同创立了“修理咖啡店”,教导他人如何维修损坏的电子器材、家具、玩具,和衣物,让这些物品焕然一新,而不是被丢弃。

我们需要更多年轻新加坡人像法拉一样,做个解决问题和创新的人,当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大挑战。

———————

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对生活具有深远影响。长期策划和重大的投资是有必要的,以确保新加坡具备能力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在今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解释了了解气候变化的必要,以及持续推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我们须负责任地采取及时的措施,并分许多年来担负成本。气候变化是新加坡和世界各地面临的最大挑战,但通过慎重的长期策划,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气候行动,我们可以克服这个挑战。

——环境及水源部长
马善高

Source: Zaobao

严肃看待气候变化课题 百年内或须花千亿应对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绝不容忽视,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我国很可能在未来100年花上1000亿元或以上,以采取必要防御性措施保护海岸线。

李显龙总理指出,就如组建新加坡武装部队担负国防重任一样,气候变化关乎我国生死存亡,国人应该像看待我国防务一样,极严肃看待气候变化课题。

李总理昨晚(8月18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时,以相当大篇幅谈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政府下来会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全球暖化已使得气候变得更为极端,作为四面环海的低洼岛国,新加坡除了暴雨情况加剧,气温显然也更热,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恶化,很多国人在有生之年都会感受得到。

目前,格陵兰和南极融化中的冰盖已流入海洋,导致世界各地的海平面上升。

李总理指出:“联合国目前估计海平面最迟将在80年后的本世纪末上升多达1公尺。但科学家的估计数据一直在提高,所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很可能来得更快,上升幅度也更高。”

因此,我国须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保护个别大楼和发展项目,包括建造入口处垫高的地铁站。新发展项目也必须建在至少高于平均海平面4公尺以上的结构。

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和大士码头等关键基础建设,则建在至少高于平均海平面5公尺的结构上。但这些措施还不足以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李总理说,新加坡大部分地区属低洼区,须采取整体性措施加以保护。

此外,很多老旧大楼也不可能就这样抬高起来或迁往更高的地方。

他指出,一旦海平面上升,包括从东海岸到市中心的低洼区都会面对更大的风险。这不仅会影响房价,也会危及居民的安全和生活。

目前,政府已针对全国海岸线进行仔细研究,将海岸线分成不同区块,有些区块更容易受到影响,须靠不同策略去保护。

李总理说:“政府必须列出优先工作事项,从情况更为严峻的区块,尤其是市中心到东海岸,及裕廊岛一带开始做起。”

目前,在涨潮时候遇上滂沱大雨时,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的水泵会将水抽出来排入大海,好让在市中心一带的降雨能流入滨海蓄水池。

滨海堤坝 须建第二个水泵房

海平面上升时,滨海堤坝现有的水泵房(pump house)将不足以应对更大的水量。为此,我国必须在滨海堤坝对面建造第二个水泵房,公用事业局已开始为此进行规划。

此外,政府也开始在德光岛建造小型圩田(polder),累积打理圩田的经验。这是我国保护东部海岸线的做法之一,不但能为低洼区提供多一层保护,也能填海造地,用来建房子等。

另一可行的方法是在滨海东至樟宜一带填海造岛,再建堤坝把这些岛衔接起来,形成类似滨海蓄水池的蓄水池。

李总理说,在未来50至100年,我国必须做好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准备。“政府会仔细检讨评估所有选项,届时再决定哪个是最好的方法。”

“在新加坡,我们可以采取长期的方案来解决长期的问题,这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但在新加坡,我们就可以。” 

Source: Z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