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浓度 Carbon Dioxide (CO2) Level

二氧化碳水平指的是全球对流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一般以百万分之一为测量单位。在2019年5月,人类历史上二氧化碳水平首次达到415 ppm。地球气候将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

Continue reading

R生活 – Rule 规则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规则、完善规则、遵守规则,社会和事物才能有序发展。

RULE01

越是发达国家,法律规则越是严明细致。

RULE02

国家有法规准则,社会才能百业俱兴,人们才能安居富民。家庭有道德准则,尊长爱幼,相亲相爱,才能和睦幸福。军队有严明的军纪,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战无不胜。拥有环保意识,遵循自然法则,人们才能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RULE03

规则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是决定结果和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

RULE04

比如说交通规则、比赛规则、各行业的操作规则以及公共秩序规则,每个人都应该十分清楚遵守规则的绝对意义。人们只有严格遵守必须规则,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RULE05

本地研究:本世纪前 海平面升高波及产米区将影响我国白米供应

本地研究人员预计海平面将在本世纪前升高约一公尺,东南亚主要产米区——湄公河三角洲将首当其冲,意味着我国白米来源也将受影响。

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昨天出席美国金佰利公司的太阳能板启动仪式,并在研讨会上透露,经过超级电脑计算了一年后,当局预测海平面在本世纪前会上升约一公尺,到时会出现的情况包括亚细安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升高四至六个摄氏度。他直言:“气温升高四至六个摄氏度和升高的海平面,对食物供应是一大灾难。”

马善高指出,海平面升高,除了会波及湄公河三角洲,也将让新加坡陷入“严峻形势”,因为这足以构成“完美风暴”,即海平面升高一公尺、涨潮高达一公尺,若再加上一公尺的淹水,水位将升高三公尺。他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樟宜第五搭客大厦建得高于海平面五公尺处,大士海港也高于海平面5.5公尺。”

应对气候变化应未雨绸缪

马善高说:“不管你是否相信气候变化会发生,还是应该未雨绸缪。”他补充,应对气候变化需数十亿元投资,提早开始行动才能在每年平摊费用。

在协助亚细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马善高指出,我国去年推出的“气候行动配套”,协助提升亚细安国家的应对能力,也邀请亚细安代表到新加坡观摩我国的运作方式和政策。

生产婴儿纸尿片、纸巾和厨房用纸等产品的金佰利公司,昨天正式启用在屋顶设置的7730个太阳能板,足以应付工厂15%的总耗电量,每年减少1600公吨碳排放量,相等于路上少了近350辆汽车。

设于大士的金佰利公司工厂为亚太区消费者供应婴儿纸尿片、婴儿湿纸巾等产品。公司的太阳能板一年可生产3.5千兆瓦时的洁净能源,相等于1000个三房式组屋单位一年的用电量。

星生能源负责安装在金佰利公司的太阳能板。公司董事兼创办人潘凌峰指出,除了屋顶,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其他可利用的空间如建筑外墙装置太阳能板。他补充,公司正在研发能双面发电的太阳能板,有望制成太阳能篱笆或栅栏。

潘凌峰对我国在2020年达到350兆瓦太阳能供电的目标有信心。他说:“发电是其中一环,它与储存能源设备是相辅相成的,这才能解决太阳能板产电不稳定的问题。”

金佰利亚太区总裁阿查尔·阿加瓦尔(Achal Agarwal)透露,公司将持续关注科技发展,例如太阳能外墙或栅栏等产品,未来也会继续往可持续方向迈进。

Source: Zaobao

R生活 – Rekindled 重燃

在人生逆境和挫折面前,你会选择失意沉沦,还是选择振作精神,重新面对命运的征途?

请相信自己,勇敢坚强地选择后者,不向命运屈服,重燃起斗志吧!

REKINDLED01

就像儿时学骑脚踏车那样,无论跌倒多少次我们绝不气馁,每次都会重新站起,再试一次,直到最终学成。

REKINDLED02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论成功与否,只要心中有目标、有渴望,便会坚定信念,勇敢地去追求理想。生活中的强者,越是在遇到困境和无助时,越能够调整心态,重燃自信,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REKINDLED03

很多人随着年华老去,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任由时光流逝。但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重燃青春、重燃对生命的热情,每一天都要在不断地努力追求中体验幸福。

REKINDLED04

朋友们,请把握好生命的当下,别让心灯熄灭,别让热情冷却,穷尽生命的每一种可能,释放自己所有的生命力。在挫折和困苦面前,在无情的岁月面前,勇敢起来,重燃生命的希望吧!

REKINDLED05COV

R生活 – Recharge 充电

您吃了吗?曾几何时,这句问候语是人们之间互相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果把这句问候语改成您充电了吗,您会如何回复?

现代生活的节奏飞快,生存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电量不足”的情况。人要适应这个环境,就必须拥有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不断通过学习充电,积累资本,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和提升自己。

RECHARGE01COV

结束了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回到家里好好的睡一觉,养精蓄锐,为的是更好地投入工作,这也是充电。有人回到家要做家务,教授孩子读书,或准备第二天工作上的事情,但仍会抓紧时间读书、阅读资料充实自己。但有的人却是沉迷于打游戏或看肥皂剧,不仅精疲力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得不到调整和休息,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人和人的差距就在这些细微处拉开的。

RECHARGE03

当人情绪低落时,得到一语良言、一个宽慰、一个贵人的指点,都是充电。

很多人在忙碌中,疲于生活,忽略了为自己充电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有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读书、运动、练瑜伽、学新知识、环游世界、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等等。这不仅使自我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也是为社会的正能量充电。

RECHARGE03

充电是给自己前行的动力,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安宁,是思想的前卫和丰满。充电是为了使自己用心和全力以赴对待事业和生活,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15ppm 人类史上首见

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上周六(11日)上午,探测到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5.26ppm,是该数据首次突破415ppm。

地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上次达到如此高水平是在300多万年前,当时全球海平面比现在高数公尺,南极洲部分地区则覆盖着森林。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卢赫特说:“这显示,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没有处于正轨,有关数据一直在上升,而且一年比一年高。”

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居高不下,这将使得地球本身的自然降温系统无法发挥作用,进而造成地球表面的热气徘徊不去,全球气温因此一再升高,这可能带来毁灭性冲击。

Source: Zaobao

R生活 – Repeat 重复

重复是一个熟练技能,把技能烂熟于心的过程,可以使陌生复杂变得得心应手。积跬步至千里是重复的结果,水滴石穿,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

REPEAT01

当你面对一个新的事物,只有不断地去重复基础的训练,才能逐渐适应它、了解它、并最终掌握它。经历不断的重复和积累,量变导致质变,你终将成为这个领域里出类拔萃的专家。

REPEAT02

没有爱迪生重复的实验,就没有今天的万家灯火。没有爱因斯坦日复一日重复的演算,就没有今天的相对论。李小龙说,不怕练了一万种腿法的人,怕的是同一种腿法练了十万次、几十万次。愚公移山深刻地教育了我们重复的精神造就伟大的壮举。

REPEAT03

匠人精神就是在重复中不断磨练技艺和沉静心神,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耐得住重复的枯燥无味,这是对人的意志最佳考验。只有在不断的重复中积蓄力量,才能最终呈现出来一部无与伦比的经典。

REPEAT04

人们必须要不断重复善意和关爱,重复良好的行为和美好的情感,只有这样,社会关系才会进入良序的循环。好行为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就会塑造人的好性情,好性情最终决定人的好命运!

R生活 – Right 正确

今天的R生活,我们来谈谈事物的正确性。

正确的教育是为了掌握知识,学有所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成就自己,造福社会。

RIGHT01

正确的医疗体制,是以患者的实际情况、
心理因素为中心,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RIGHT02

正确的运动方式,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
改善机体功能、延缓衰老。
使人一直保持青春活力。

RIGHT03

正确的饮食习惯,是合理搭配营养,
不偏食,不挑食。
千万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暴饮暴食。

RIGHT04

正确的利用科技,
是为了更好的人类福祉和发展,
而不是被利益驱使,服务于冲突和矛盾。

RIGHT05

正确的利用森林资源,合理开发,
是为了人们永续的美好生活。
不能追求短期的利益,不计后果地滥砍乱伐。

RIGHT06COV

正确的倡导保护环境理念,
是要觉悟人的认知,
改变不环保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RIGHT07

事物都有两面性,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关键。

欲成事者必须懂得正确行事,
知行合一、主次分明、轻重缓急。
正确的思想意识,懂得把握天时地利人和,
才能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用语言改变世界

演讲是具有号召力、说服力
和影响力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LANG01

优秀的演讲传播的是积极正向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呼吁和唤醒人们的旧思想和旧观念。
鼓舞和激励人们向上的精神。

从古至今,卓越的演说家,
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分析力,
用犀利的语言传达他们的主张和思想。
孔子周游列国,开创私人讲学,
倡导仁义礼智信,传承东方价值观。

LANGCOV02

威廉・里昂・菲尔普斯
发表“阅读的喜悦”演说
提出书籍与阅读伟大性的理论,
呼吁人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马丁・路德・金
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
唤醒了当时人们
争取自由的渴望和斗志。

LANG03

理查德・索・乌曼创办TED演讲会
成为世界上思想领袖与实干家
分享自己最热衷事业的交流平台,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演讲是“传播有价值的想法”的载体。

LANG04

演讲需要对生命懂得感恩和尊重
需要对人生锁定目标与追求
需要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
需要在一个领域上达到最高境界

演讲更是一种精神
演讲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自己,
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
突破自己,克服阻力和困难,
面向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公众演讲
用心来传达正向、积极的理念或观点。

LANG05

选择演讲的主题
往往是社会存在的现象和尖锐话题
而当今,保护环境
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
唤醒人们自觉环保意识,
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
养成更健康、永续的生活方式。

LANG06

需要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
不同阶层的你、我、他联合一起,
演讲不只是在一个特定的舞台,
它是以多种形式,
在家庭、朋友圈、社会,
通过你的发声来传播人间的正能量。

LANG07

这是多么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事情!
在演讲这个舞台上,
我们期待看到你的身影,
为我们家园和后代
贡献一份应尽的责任和力量!

塑料袋从诞生到禁止简史

一次性塑料袋是如何炼成的?又如何被禁止?
How did this happen?

1933年——英国诺斯威奇的一家化工厂无意中研制出最常用的塑料——聚乙烯。尽管此前聚乙烯被小规模生产,但这是第一次合成了工业上实用的化合物材料,并在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国军方秘密使用。
1933 – Polyethylen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lastic, is created by accident at a chemical plant in Northwich, England. While polyethylene had been created in small batches before, this was the first synthesis of the material that was industrially practical, and it was initially used in secret by the British military during World War II.

Photo by Wikipedia

1965年——一体式聚乙烯购物袋由瑞典Celloplast公司申请了专利。这款由工程师斯滕·古斯塔夫·图林(Sten Gustaf Thulin)设计的塑料袋很快在欧洲取代了布袋和纸袋。
1965 – The one-piece polyethylene shopping bag is patented by the Swedish company Celloplast. Designed by engineer Sten Gustaf Thulin, the plastic bag quickly begins to replace cloth and plastic in Europe.

Photo by Flickr

1979年——已成功占据80%袋装市场的塑料袋进一步走向国际化,被广泛引入美国。生产塑料袋的公司开始大力推销他们的产品,鼓吹塑料袋优于纸袋以及可重复使用包装袋的种种好处。
1979 – Already controlling 80% of the bag market in Europe, plastic bags go abroad and are widely introduced to the United States. Plastic companies begin to aggressively market their product as superior to paper and reusable bags.

Photo by Creative Commons

1982年——美国两家连锁超市巨头喜互惠(Safeway)和克罗格(Kroger)转而使用塑料袋。越来越多的商店纷纷效仿,之后短短10年内,塑料袋几乎完全替代了纸袋,雄霸世界。
1982 – Safeway and Kroger, two of the biggest supermarket chains in the United States, switch to plastic bags. More stores follow suit and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plastic bags will have almost replaced paper around the world.

Photo by visualhunt

1997年——航海家兼研究人员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发现了太平洋垃圾带。海洋环流会使大量的塑料垃圾聚集,而这一垃圾带是世界上五大海洋塑料聚集区面积最大的一个,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塑料袋因造成大量海龟丧生而臭名昭著,它们被海龟当做水母而误食,从而使其窒息而亡。
1997 – Sailor and researcher Charles Moore discovers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the largest of several gyres in the world’s oceans where immense amounts of plastic waste have accumulated, threatening marine life. Plastic bags are notorious for killing sea turtles, which mistakenly think they are jellyfish and eat them.

Photo by Creative Commons

2002年——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塑料袋禁令的国家,因为在灾难性洪灾中,塑料袋是排水系统堵塞的首要原因。其他国家随后纷纷加入”禁塑”行列。
2002 – Bangladesh i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implement a ban on thin plastic bags, after it was found they played a key role in clogging drainage systems during disastrous flooding. Other countries begin to follow suit.

Photo by Reuters

2011年——全世界每分钟消耗100万个塑料袋。
2011 – Worldwide one million plastic bags are consumed every minute.

Photo by Reuters

2017年——肯尼亚实施最严“禁塑令”,如此一来,全球已累计20多个国家通过实施“限塑令”或“禁塑令”来规范塑料袋的使用。
2017 – Kenya bans plastic bags, making it one the most recent of the more than two dozen countries that have sought to reduce plastic bag use through fees or bans.

Photo by visualhunt

2018年——“塑战速决”被选为世界环境日主题,今年由印度主办。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府纷纷表示支持,陆续表达了致力于解决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的决心和承诺。
#塑战速决#是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2018 – #BeatPlasticPollution is chosen as the theme of World Environment Day, hosted this year by India.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continue to announce new pledges to tackle plastic waste.

Source: UN World Environment Day

R生活 – Remind 提醒

今天的R生活,
给大家带来的是Remind,提醒的理念。

生活中,
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
身边各种温馨的提醒和提示。

REMIND01

闹钟的铃声唤醒我们,
开始新一天的美好生活。

REMIND02

天气预报提醒我们气候的变化,
做好出行前的充足准备。

REMIND03

交通行驶的途中,
明确的指示牌引领我们安全行驶。

REMIND04

药物的说明,
提醒如何正确地服用,
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REMIND05

洗涤的标签,
提醒正确的衣物洗涤方法。

REMIND06

各种环境主题活动,
提醒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爱护家园。

REMIND07

小小的善意提醒,会改变一个人的际遇,
让我们彼此之间都能多一份善意的提醒,
使社会有序运转、关系更加和谐!

专访气候专家霍顿教授 海平面上升新加坡危机上升

像班雅明·霍顿教授一样专门研究海平面上升的研究员,在本地少之又少,但这情况可能很快会改变。政府近年开始正视气候变化课题,把海平面上升定义为威胁到新加坡生存的大问题,同时加大这方面的资助。

霍顿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要认识海平面上升的严重性,就要确保大家对其“成本”有点概念;他提醒,土地在可计算价值之外,还承载着更多含义。究竟新加坡被淹没的灾难场景可能发生吗?须要多少代价才能避免?

有关亚特兰蒂斯(Atlantis)这座文明古城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故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一夜间让亚特兰蒂斯这座岛屿完全没入海底,消失无踪。至今仍有不少探险队积极寻找其痕迹,要证明神秘的古城曾经存在。

本地气候专家班雅明·霍顿教授(Benjamin Horton,48岁)说,他与其他科学家当前的工作,是要避免新加坡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

谈到海平面上升,新闻报道总引述数据,指新加坡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15公尺,三成地区不到海拔5公尺,但却不是每个人完全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霍顿认为,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新加坡是四面环海的低洼岛屿,一旦海面上升,岛国近三分之一的地区可能淹水,若岛国淹没,人们将无法逃往高处。

对霍顿来说,大水把一片大陆淹没绝对可能发生。他也认为,纵观所有因气候暖化而可能影响新加坡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是目前最大威胁。

他说:“三分之一很大,不是开玩笑的……我们要思考的是:新加坡会像传说中那个被淹没的亚特兰蒂斯吗?它短暂地享受过阳光,然后消失。新加坡人有可能成为气候难民吗?”

像霍顿一样专门研究海平面上升问题的研究员,在本地少之又少,但这情况可能很快会改变。政府目前已表达加大相关方面资助的意愿,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发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声明时,也首次重点提到海平面上升与下来必须投资的沿海防卫建设。国会辩论政府部门开支预算时,则宣布隶属新加坡气象署的气候研究中心,今年将展开全国海平面计划。

18个月前移居新加坡的霍顿受访时笑说,新加坡聘请他过来做研究,意味着新加坡已有所行动。他所属的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与观测研究所(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过去两年聘请了三个相关领域的研究员。研究所已从最初的地震研究,开始导向海平面相关研究。

他们的目标是组织一个拥有海平面上升第一手知识的本地团队,助新加坡寻找新方案。

为何必须未淹先买单

霍顿生于英国,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14年,目前是地球与观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也是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报告编审与评估工作的研究员。

政府近年开始正视气候变化课题,领导人把海平面上升定义为威胁到新加坡生存的大问题,霍顿认为这都是积极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愿意果断地站出来,直接告诉人民气候暖化与海平面上升是严重问题,也让这位长期生活在北美的气候专家觉得“简直耳目一新”。

他说:“在我过去生活的地方,许多人仍在辩论气候变化问题是否存在,讨论高度政治化。但冰川溶解时,才不管你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

霍顿这次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除了解释海平面上升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为保护海岸线,现在就付起这一大笔账单?

目前不同的政府部门与机构都在为海平面上升问题,筹备不同项目,但官方并没有一组统一数据,预测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未来开销到底有多大,应有何经济考量。目前只有研究报告估计,2100年之前,因海平面上升而失去的地段,价值将高达27亿元。

霍顿指出,要让人认识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当然要确保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成本”有点概念,而这也是上述报告能做到的。然而,他指出,这些数据始终无法反映一个地段的“真正价值”,尤其在寸土如金的新加坡,简单的成本效益计算并不足够,每一块土地的价值也超越土地上可看见的房屋与基础建设。

霍顿解释说,更何况土地一旦被淹没,很难再浮出水面,这是目前技术上不可能做到的。在英国这个岛屿国家长大,让他对土地有更深刻概念。

他说:“大不列颠经历过无数次侵略,我们都成功守住土地,因此你能想象如今我们看到海平面上升侵蚀掉一块块地时的沉重心情吗?

“我想说的是,土地除了有可计算的价值之外,还承载着更多含义。”

问题已来到跟前

有三个年幼孩子的霍顿在面对气候暖化与海平面上升问题时,父亲的身份让他更有忧患意识。他认为如今政策制定者会更严肃看待这些课题,也因问题已来到跟前,即便不看预测,澳大利亚热浪、北美极地旋涡(polar vortex)等极端天气,都是大家看得到或感受得到的。

此外,海平面上升幅度下来会多快,存在太多不确定性。霍顿指出,任何政府都想避开不确定因素,自然觉得“什么都不做,风险太大了”。他说,1990年代的旧数据与预测现在都不适用了,单是南极冰川加速融化,断裂的巨冰面积就等同两个新加坡,政策制定者当然不能漠视。

根据目前的预测,如果无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了2200年,新加坡海平面每年将平均上升8公尺。霍顿说,2200年对很多人来说听起来遥远,但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期限”,因为有报告显示,如果要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海平面的上升率,实际上只剩12年了。

“我们现在就须行动。时间非常紧迫。”

海平面上升如何影响新加坡

问题①:全球海平面上升有多快?

全球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如果从地质的角度去追溯历史,一直到工业革命时期,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都还算平稳,但到了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末,海平面上升速度已达每年1毫米;到了20世纪,则是每年2至3毫米。

海平面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体积因素,即水温上升,水的体积变大。自20世纪左右,全球海面水温就一直上升。第二是量的因素,即冰川溶解,大海水量增加。
之前海平面上升主要是体积问题促成,现在进入21世纪,量的问题更严重了。地球上有两大冰盖,一个在南极,一个在格陵兰,只要一小部分的冰盖融化,就会加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后果不堪设想。

问题②:我们如今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已有所掌握,但似乎还不太能准确地说这对新加坡会有何影响?本地气候科学家在掌握信息方面,面对很大的挑战吗?

我们在讨论海平面上升时,确实经常只引述全球平均数值。但对需要掌握问题的政策制定者来说,他更关心的是地方和区域的数据,而这是我们目前掌握不到的,是我们的局限。

首先,大家必须了解,海平面的上升在各地是不均匀的,而科学家最终需要知道的,是海平面不同幅度的上升如何具体影响沿海地段。海平面上升的问题终究必须和海岸线的变化挂钩,它影响的就是海岸线。但和很多其他地方相比,我们持有的相关观测数据远远不足。

例如,轨道卫星传达的信息只限于海洋,它无法告诉我们沿海土地的情况。要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就需要可记录潮汐观测数据的测潮仪。但在新加坡,我们只有自1970年代的相关记录,四五十年的数据不足以让我们做准确的预测。

如果在北美,完全不用担心数据不足,像波士顿自1950年代就有可做测量的潮闸;在欧洲西北部,也有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潮闸。相比之下,东南亚只有一个潮闸是可追溯到至少50年前,但因位处菲律宾,那里的海板块移动很厉害,这个潮闸的记录因此不能当参考。

所以对南半球赤道国家和北极圈来说,海平面上升的信息是不足的。我们和其他地方一直存在知识差距问题,这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问题③:冰川融化可能导致地球引力场发生变化。目前有本地研究显示,这让新加坡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变得更严重。2012年一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展开的研究显示,1993年至2009年间,新加坡附近海平面上升速度平均比全球高一倍,达每年4.6毫米。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组数据?

这些研究的依据都是我们目前能掌握的观测数据。1993年至2009年之间也许太短,这组数据的意义是具争议性的。尤其这期间有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那是有史以来赤道附近最强烈的厄尔尼诺—南方震荡现象(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之一,估计会影响研究结果。厄尔尼诺现象是自然变异,与气候变化无关。

但面对观测资料不足,我们能做的也不多。当然再等二三十年,测潮仪的资料就可助我们做更准确的推测,但时间不多了,因此我们只好透过观察其他自然界的变化,让推测更准确。例如,在地球与观测研究所,我之前就试过研究珊瑚的形状,以此了解海平面的变化。

问题④:虽然目前观测数据有限,在你所知范围内,对新加坡来说,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趋势会如何?真的会发生整个岛屿被淹没的灾难性场景吗?

我们在谈论的是一种可能性,这当中涉及判断。根据预测,到了2200年,也就是180年后,如果能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低范围内,海平面平均每年会上升1公尺。这听起来没什么好担心,我们目前的工程技术足以应对。

不过,如果无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了2200年,海平面每年则平均上升8公尺。这是1公尺与8公尺之间的抉择。对我来说,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减低排放量。海平面若每年上升8公尺,岛国肯定被淹没。

2200年对很多人来说听起来太遥远,但时间表方面,另一层考量是:要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就得现在行动。有一份报告指出,要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效果,只剩12年了。

问题⑤:你之前参加淡马锡生态繁荣论坛时说过,如果再不加以控制碳排放量,现有的工程方案将不足以应对海平面的上升。这代表我们必须开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吗?

是的,如果是上升8公尺,现有技术完全不够。那就须制定一整套全新的地质工程方案来拯救新加坡。这等同于等待比特币的发明,是很大的未知。

因此各领域的企业领导,必须力挺政府推出的减排措施,放眼未来。新加坡有能力做得更多,如果东南亚在对抗气候变化方面需要一个领导,新加坡为什么不扮演这个角色呢?

Source: Zaobao